在曼哈顿一间安静的教室里,远离音乐会舞台的聚光灯与比赛的喧嚣,两位古典音乐界备受尊敬的教育家——钢琴家杰弗里·科恩与小提琴家露西·罗伯特,坐下来回顾他们的一生与音乐之路。他们的生命轨迹始终坚持卓越、共情与教育的理想,而几十年的婚姻与艺术合作更将两人紧密相连。作为曼哈顿音乐学院长期任教的教授,他们的演奏与教学影响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。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展现的,不仅是对成功的描绘,更是一种深刻的思考:关于将音乐作为一种使命、一种语言,以及一生追求的旅程,究竟意味着什么。
罗伯特对音乐的探索始于一种本能与亲密的体验。“我五岁开始学小提琴,”她回忆道,“我姐姐当时在学芭蕾,但她不喜欢,后来也想拉小提琴。可我妈妈说不行——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小提琴手。于是我跑到地下室,亲自教她。”姐姐后来成为她的第一位学生,这段经历也开启了罗伯特所称的“双重身份”——演奏家与教育者。
在蒙特利尔完成卓越的音乐学习后,罗伯特来到美国,进入印第安纳大学,师从约瑟夫·金戈尔德——俄罗斯小提琴学派最后一代巨匠之一。“我一直梦想去俄罗斯,因为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,所有国际大赛的冠军几乎都是俄罗斯人,”她说。但命运将她带到了布卢明顿,也带她遇见了科恩。
科恩成长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。“我父亲是律师,但非常热爱歌剧;母亲是一位现代舞编导;而与我们同住的祖母,则是我第一位钢琴老师。”尽管家庭环境富有音乐气息,但他直到稍晚才接受正式的音乐训练。“印第安纳大学改变了我的一切,”他回忆说,“我师从梅纳赫姆·普雷斯勒,他改变了我对音乐的所有理解。他教我,音乐不是技巧,而是一种语言。”